从结婚到现在,我们一共搬了六次家,每次搬家都是一次难忘的断舍离。这期间,很多物品或转送,或淘汰,或弃之。但是,有一样东西我却一直珍藏着,那就是一把老算盘。 这把算盘算起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,那是我的曾祖父传下来的。算盘上有几个地方已经用铁皮修补过了,左数第五节,还缺了一颗算珠,仅从外观上就能看出这是一把有故事的老算盘。 曾祖父当时是周村大街上有名的大掌柜,生意做得红红火火。曾祖父算盘打得好,在整条街都是出了名的,用他们的话说就是:掌柜的算盘打得“叭叭响”,账目算得倍儿清。曾祖父不仅算盘打得好,为人也很正直,又讲诚信,十分受人敬仰。 后来,爷爷当上了村里的会计,曾祖父就把算盘交给了爷爷并叮嘱他:“干会计,最讲究公私分明。人家都说:‘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’,但是,咱家的人还真就是不能湿鞋!” 爷爷的算盘算得非常准。村里的每一笔账,哪怕是几毛几分钱,爷爷都算得清清楚楚。爷爷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“丁是丁卯是卯,一是一二是二,公私分明,干干净净”,这话从小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。那时候生活条件差,村里的小学经常停电,作为村里的会计,爷爷负责给学校买蜡烛。有一天,全村都停电了,家里的蜡烛也用完了,小姑就偷偷地从爷爷给学校买的二十根蜡烛里拿了两根,心想这么多根蜡烛,就算拿两根也不会被爷爷发现,再说才5分钱一根,也不值钱。晚上,爷爷坐在椅子上,皱着眉头,打着算盘计算当天的开支,最后真的算出来少了两根蜡烛。他就把孩子们都喊过来,严厉地问是谁拿了蜡烛。小姑不高兴地嘟囔着:“不就两根蜡烛吗,又不值多少钱,等咱们家买了再还回来不就行了吗?”爷爷听后更生气了,严肃地对孩子们说:“公家的钱姓公,咱们一分也不能沾,我一直和你们说的公私分明,做人要干干净净,难道你们都忘了吗?”为了这件事情,爷爷狠狠地惩罚了小姑。 可有时候,爷爷的算盘又算得很不准。小时候,家里种了一大片菜园,我经常跟着爷爷赶集去卖菜,每次称好菜后,爷爷就打着算盘计算钱数,从没出过错。但是,每次看到村里困难人家去买菜,爷爷总是抹掉零头,甚至不要钱,一改过去的认真。见我一脸纳闷,爷爷就说:“人和人相处就是这样,能帮的咱就尽量帮一把。” 爷爷的这把算盘不仅能算账,而且还是调解“神器”。爷爷在村里德高望重,他排行老九,村里很多人都叫他九爷爷。谁家因为分家闹矛盾的时候,都会请爷爷去调解,爷爷都会带上他的算盘,边打着算盘边吆喝:“老大一口锅,老二两只碗……”,就这样,矛盾每次都被轻松地化解。爷爷说:“这叫公道自在人心,我给他们算的是亲情账。” “公私分明、清清白白、干干净净”这几句话已经深深埋在我心里。后来,我学了会计专业,这种好家风也一直引领着我,真正做到了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。现在,我成为了一名纪检干部,同样把这把老算盘带在身边,它时刻提醒着我要算好人生的每笔账,做一名忠诚、干净、担当的纪检干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