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在世,已过不惑之年。经历过的人和事儿,许多都成了过眼云烟,而关于一副护膝的故事,关于爸妈一生做人做事的品质,却深深地留在脑海中,历久弥新。 那是我差不多十岁时,发现家里有一副护膝。 这副护膝不是现在运动员带的那种,是劳动时用的,里面垫有厚厚的硬海绵。我问妈妈这是干什么用的,妈妈说是下井挖煤时用的,她说因为煤层薄,只有半米高,到工作面上攉煤,只能趴着或躺着,胳膊肘和膝盖都要带上这个护膝,有时一班没干下来,护膝已经磨透了。 我的爸爸是特大型国有煤矿机关工会干部,妈妈是煤矿机厂车工,因为生产任务紧,他俩每月都要下井劳动,用这种护膝。 我爸妈是上世纪五十年代,从农村出来到煤矿参加工作的,如今都是八十多岁的人了。经历过农村劳动,半生从事煤矿工作,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弟仨抚养长大、成家立业。老人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物质财富,但给我们留下了“忠、廉 、勤、俭”的品质,使我们感念爸妈的养育之恩,更感念他们言传身教的品德熏陶。 爸妈一生忠诚于党,忠于职守,坚守一个“忠”字。两人年轻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,至今都有六十多年党龄了。他们都亲身见证过国民党的腐败统治,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对当年的中国农村和城市的落后与苦难生活记忆犹深。妈妈常说:是共产党让我们翻身得解放,吃上了饭,当了工人,退休了不上班还月月领钱,应该感谢共产党,你们也要跟着共产党好好地干,忠于职守,热爱工作。妈妈从参加煤矿工作期间,长期干车工,很累,但一直坚持;爸爸在煤矿工会工作了近四十年,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,一心一意为工人师傅服务,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评价是忠厚老实。他俩都曾是当年的劳动模范。 爸妈凭本事吃饭,不贪不占,坚守一个“廉”字。爸妈都曾担任过部门和单位负责人,多少年来他俩都坚持不贪不占,不占公家一分便宜。两位老人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:“凭自己的本事吃饭,挣多少是多少,啥时候也不亏心,不丢人。”我妈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退休时,工资仅100多元,爸爸工资也不高,要负担我和二哥的学费和生活费,家里一直不宽裕。但他们坚持自己的信念,公是公,私是私。自己家里来了客人,都是在家里自己做菜招待,从不花公家钱请客。因私事回老家,路费等都是自己负担,从没动用过公车,没公费报销过。二老觉得这样做非常自然,心里踏实,到现在两人都觉得自己做的对,没有任何心理负担,也经常这样教育我们。 爸妈一生勤劳和勤奋,坚守一个“勤”字。两位老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,妈妈从小在农村干农活,她说自己个子矮,与在农村干农活累有关系,早点出来的话可能会再长高点,听着像个笑话吧,哈哈。前年我三姨来我这里玩,和我说了一些妈妈年轻时候的事,她说妈妈特别能干,一般男劳力都比不过她。凭着对党的朴素真诚的信仰和吃苦能干的表现,解放初期,我妈妈在老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还是村里的党支部委员,政治素质和威信很高。参加煤矿工作后,生产任务紧,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,妈妈还有下井生产指标,还要照顾我们兄弟三个,生活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。但妈妈工作非常出色,喜欢动脑子,工作效率很高,还带了好多徒弟。爸爸常年从事工会工作,搞了很多工作创新,多次受到上级表彰。因为工作出色,政治素质过硬,曾被保送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,因为工作原因没能去成,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。后来专心倾力地供我们上大学,如他所愿,我和二哥都考上了大学。 爸妈生活俭朴,不求奢华,坚守一个“俭”字。爸妈一生养成了俭朴的习惯,很难改了,或者说不会改了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有时我回去就说这个东西旧了,不好用了,我给您换个新的吧,他俩说能用为什么换呢,还能用,不要换新的。我们也只好随他们的愿。有一个例子,家里有一台1997年买的洗衣机,我那一年刚刚大学毕业,看到妈妈60多岁了,洗衣服比较费劲,我攒了两个月的工资给她买了台全自动洗衣机,这台洗衣机妈妈用了整整20年,中间几次我说给她再换台新的,她就是不同意。还有,妈妈穿的布鞋都是自己做,每年还给我们每人做很多鞋垫。这些鞋垫是妈妈一针一线缝的,带着妈妈的体温,使我们时时感受到妈妈的爱,感受到爸妈勤俭一生的优良品质。 现在,爸爸妈妈老了,已是耄耋之年,但依然有着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心态,这与他们长期坚持“忠廉勤俭”四字修养有很大关系。有人第一次见到妈妈还以为她就六十来岁,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是那里同龄人羡慕的对象。我们对此感到很欣慰,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 爸妈,祝您们健康长寿!
|